骨干示范赋新能,砥砺同行绽芳华 ——郑州市第一〇三高级中学示范课活动纪实
英语老师杨舒彧讲授课程《looking into the future-reading and thinking》
政治老师江钱讲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语文老师孙玮讲解《江城子》
数学老师张荣娟讲授课程《空间中直线、平面垂直》
物理老师高英英正在讲解课程《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历史老师陈聪讲授课程《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地理老师李婷讲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化学老师梁燕讲解《铁的多样性》
生物老师贺宁讲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课堂上的学生们
学校领导及教师们听课
孙国岩会上讲话
孙国岩为骨干教师们颁发奖状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搭建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9月16日-23日,郑州市第一〇三高级中学成功举办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活动。九位骨干教师以扎实的教学素养、新颖的教学设计,呈现了高质量的课堂,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
英语组教师杨舒彧以生动有趣的单词小游戏开启课堂导入环节,巧妙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整节课全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提升英语感知与运用能力。
政治组教师江钱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课中,以黄河治理这一典型例题为核心线索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对黄河治理案例的深度剖析,江老师向同学们清晰阐述了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认识论知识框架。
语文组教师孙玮在讲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时,以舒缓温情的语调娓娓道来。孙老师特意引入苏轼为亡妻所作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与《江城子》展开联读,这种联读设计,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把握苏轼对亡妻的真挚情谊,进而深刻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与其中承载的深厚人文情怀。
数学组教师张荣娟的《空间中直线、平面垂直》一课,以精心筛选的几个典型案例为教学切入点,并通过案例变式训练,指导学生掌握运用定理解决实际几何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扎实掌握空间垂直关系的核心知识与解题技巧。
除此之外,物理组高英英、历史组陈聪、地理组李婷、化学组梁燕、生物组贺宁等骨干教师也均立足各自学科特色,以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与清晰的知识讲解,呈现了兼具专业性与吸引力的精彩一课。
每节课后,学校领导与组内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全流程,从教学设计、方法运用、知识传递、学生互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在点评中,大家聚焦于课堂细节,充分肯定各位教师在课程呈现中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智慧。在教学设计层面,老师们均能立足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充分体现了“因课施策、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校领导对老师们的教学效果表示肯定,表示各位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其课堂呈现不仅实现了优质教学效果,更为学校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9 月 23 日下午,学校教务处组织召开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组长例会暨骨干教师引领示范课表彰会。会上,教务处负责人李杨首先对本次骨干教师引领示范课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同步通报了教师考勤情况。接着,骨干教师代表英语组杨舒彧、物理组高英英老师依次发言,二人在发言中既对教研组给予的指导与鼓励表达感谢,也结合自身示范课实践分享了自己对“好课”的新认知与新思考。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孙国岩为参与本次示范课的九位骨干教师颁奖。随后,孙国岩和学校副校长王森依次进行指导讲话。孙国岩表示,评价“好课”的标准虽多,但核心是实现“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快乐、家长对成绩满意”,并从实践层面给出方向:一是树立基于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目标意识;二是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三是注重教学情境创新;四是强化教学实施过程的把控。
王森肯定了老师们课堂的独特风格,指出课堂不仅展现了教师的认真态度、专业进步与教学眼界,也反映出学校对高考目标的把握正逐步成熟。同时,他希望教师持续深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方法突破,并提出四项建议:一是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二是深化课程改革;三是加强教学研究;四是打造学术化、有影响力的教研组。
赋能课堂,展望未来,此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不仅展现了郑州103高骨干教师的教学风采,更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桥梁,达到了“示范引领、以研促教”的目的。通过活动,全体教师在听课、评课中拓宽了教学思路,提升了教学认知。郑州103高将持续开展各类教研活动,鼓励教师深耕课堂、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打造优质教育、培育优秀学生贡献力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